枕着冬日温暖的臂弯,走在甘塘清新的土地上


枕着冬日温暖的臂弯,走在甘塘清新的土地上
枕着冬日温暖的臂弯 , 走在甘塘清新的土地上 , 看错落有致的楼房 , 望宽阔的马路 , 瞧整洁的村巷 , 视新植的树木 , 瞄宽阔而平整的土地 , 观移民灿烂的笑脸……身 , 没有一丝凉意 。 感觉每一个位置、每一棵树木、每一幢楼房、每一滴汗水、每一张笑脸 , 都是非常的甜蜜 , 非常的有着活力 , 使我的神经亢奋 , 将我的心牢牢抓住 , 把我的目光慢慢推开 , 让我的思绪渐渐地游走起来 。
天十分高 , 十分蓝 , 十分洁净 。 远山葱郁 , 像一条匍匐着的巨龙 , 横亘在目光前方 。 几朵白云 , 在宽阔的天地之间悠然游曳 , 时高时低 , 舒缓俊逸 。 分布在东、西、北三个不同的方位的楼房 , 排成排 , 连成片 , 形成团 , 遍身金黄 , 蔚为壮观 。
举头前眺 , 水泥路、柏油路像金色的腰带 , 从108国道、牟元公路弯弯曲曲地延伸过来 , 将村庄连接起来 , 延伸进每一条村巷 , 给人有一种无限的遐思与向往 。 村庄周围 , 大片大片新开发的土地 , 或宽或窄、或长或短、或直或曲的平躺着 , 虽然见不到绿荫 , 但从深厚的土壤和粗粗细细的水管布局中 , 不难让人看到这片土地所蕴藏着的能量和锦绣 。 散落在村庄边上的几个鱼塘 , 个个眉目清秀 , 坦坦荡荡 。 无风时 , 它们水平如镜;有风时 , 它们银光闪闪;有阳光也有风时 , 它们金光灿灿 。 望着一个个涟漪泛泛的水面 , 眺着金光闪闪的楼房、村庄 , 简直就像进入了天堂 。
步入村中巷道 , 一下跨越了千山万水 , 让你无尽的情绪恣意放纵 。 一条条水泥路干净整洁;一棵棵添彩增绿的树木正在发着新芽 , 长着新枝;一幢幢青瓦黄墙的联排楼房高低错落 , 层层叠叠;一道道栅栏泛着光、透着新香……家家户户的庭院都是用青灰色的地板砖铺设而成 , 看起来十分的明亮清秀 。 庭院里 , 不是有老人在凳子上眯着眼 , 一边回想着往事 , 一边享受着阳光带给的舒适、惬意 , 就是有孩童在嬉戏玩耍 。 见得最多的是男人们在宰鸡宰羊 , 女人们在淘米、洗菜 。 这些因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建设而从库区搬迁而来的移民 , 把傈僳族固有的淳朴、善良、热情、好客的性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, 他们要用最丰盛、最美味的佳肴招待亲朋好友 。 他们要用最质朴的语言、最灿烂的笑脸欢庆自己搬入新家园 , 迎接新生活 。
作为一个移民工作者 , 我常常被邀请参加移民们举办的庆祝盛宴 , 每次在盛宴上品着他们自酿的水酒、喝着羊肉汤、吃着鸡肝生 , 听着听不懂的语言 , 我心中都会暗暗自问:“这不就是他们心中的乡愁吗?”是啊 , 乡愁是一碗水 , 乡愁是一杯酒 , 乡愁是一朵云 , 乡愁是一生情……希望他们在别渔舟离桑梓时、在逢盛世兴家业中记住自己的乡愁;希望他们用自己的前半生康慨激扬的走出故乡 , 用自己的后半生奋发图强的去安放那浓浓的乡愁;希望他们的乡愁在新时代的春风里 , 更加健康地发展着、延伸着 。
静静地走在移民新村的巷道中 , 默默注视着巷道里发生的一切 , 不由联想起这些傈僳族移民过去生活的景象:他们原来都是生活在金沙江沿岸的大山之中 , 那里山高、坡陡、箐深、交通闭塞、土地贫瘠、生存条件恶劣 。 现如今他们支持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建设 ,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 , 告别世代生存、繁衍的土地 , 来到甘塘片区兴家立业 , 短短时间里 , 他们就挪出了“穷窝” , 拔掉了“穷根” , 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。
站在僳傈族第一村的门牌下 , 看着道路上、村巷中行驶的汽车、摩托车 , 望着村中的学校、医院和休闲广场 , 闻着微风带来的丝丝肉香 , 感慨很多 , 以至想不出该用什么样的话语来诠释自己此时的心境 。 绿荫的山峦、生机的土地、热闹的工地、排列有序的楼房、熟悉的笑脸、飘飞的白云扑入眼帘 , 由然而生起对甘塘的爱和依恋 。 心中感觉到这种爱是经过风雨后见到彩虹后的爱 , 这种依恋是洋溢着幸福、充满着希望的依恋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