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花这篇课文怎么

1.养花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通过写养花的过程, 表达了养花的乐趣:有喜有忧, 有笑有泪, 有花有果, 有香有色 。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。 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。
文章简介:
【养花这篇课文怎么】这篇散文的题目是“养花”, 全篇也没有一处离开养花 。 但是, 在字里行间, 人们又听到作者另一个声音:“生活是多么有趣啊!生活是多么美好啊!不劳动, 连棵花也养不活,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?”它简直就是一篇生活的赞歌, 洋溢着对美的事物的喜爱、对生活的热爱 。
作家只是字面上没有提到这个意思, 可是每个字又都包含着这个意思 。 他心地太美、太善良了, 他太爱美好的东西了 。
他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就难过;抢救风雨中的花草, 累得腰酸腿疼、热汗直流, 他感到说不出的有意思;他甚至会感谢起花草来, 因为它们给了他快乐……散文中流露出的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正是源于老舍的那颗美好的心 。
《养花》写得非常自然、流畅, 像是面对朋友随随便便讲出来的, 像是清泉自然而然流泻出来的, 看不到一点刀斧痕迹 。
扩展资料
写作背景:
《养花》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, 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《文艺报》上 。 通过写养花的过程, 表达了养花的乐趣:有喜有忧, 有笑有泪, 有花有果, 有香有色 。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。 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。 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, 层层递进, 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。
解放后, 老舍不再需要花瓶了, 他有了一个小花园 。 1950年, 老舍搬进了北京一座小四合院 。 从此老舍就和夫人在院子里养起了菊花, 一共养了100多种, 300多棵 。 每到秋天花朵争奇斗艳, 真可以举办个小菊展了 。 这就是老舍著名散文《养花》一文提到的情景 。
原文:
我爱花, 所以也爱养花 。 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, 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 。 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, 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, 只要开花, 我就高兴 。 在我的小院子里, 一到夏天满是花草, 小猫只好上房去玩, 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。
花虽然多, 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。 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, 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, 是件难过的事 。 北京的气候, 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, 冬天冷, 春天多风, 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, 秋天最好, 可是会忽然闹霜冻 。
在这种气候里, 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, 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。 因此, 我只养些好种易活、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。
不过, 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, 我若是置之不理, 任其自生自灭, 大半还是会死的 。 我得天天照管它们, 像好朋友似的关心它们 。
一来二去, 我摸着一些门道:有的喜阴, 就别放在太阳地里;有的喜干, 就别多浇水 。 摸着门道, 花草养活了, 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、开花, 多么有意思啊!不是乱吹, 这就是知识呀!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。
我不是有腿病吗, 不但不利于行, 也不利于久坐 。 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, 感谢我不感谢;我可得感谢它们 。 我工作的时候, 我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中去看看, 浇浇这棵, 搬搬那盆, 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, 然后再出去 。
如此循环, 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, 有益身心, 胜于吃药 。 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, 就得全家动员, 抢救花草, 十分紧张 。
几百盆花, 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, 使人腰酸腿疼, 热汗直流 。 第二天, 天气好了, 又得把花都搬出去, 就又一次腰酸腿疼, 热汗直流 。 可是, 这多么有意思呀!不劳动, 连棵花也养不活,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?

推荐阅读